海南鳽(jiān) (英文名:White-eared Night Heron,學名:Oroanassa magnifica),是鵜形目鷺科 Oroanassa 屬的鳥類。直譯: 白耳夜鳽,英文直譯為白耳夜鳽,因其首個模式標本于1899年在海南島的五指山采集而得名。這種鳥因其極為隱蔽的生活習性和極少的發(fā)現(xiàn)記錄,一度被稱為"世界上最神秘的鳥"。主要分布在東亞地區(qū)的中國南部至東部和越南北部。外形特征 ▽海南鳽體長約54-56厘米,頭部特征明顯,黑色冠羽和臉頰間有白色耳羽,頸側呈三色,胸腹有灰色條紋,背部黑色帶有灰斑。雌鳥相比雄鳥頭部和頸部的圖案較為模糊,背部和翅膀上有更多白色斑點,雄鳥的嘴主要是黑色,雌鳥嘴基部有綠黃色調,虹膜黃色,腿黃色,幼鳥羽毛為棕色,帶白色或淡褐色斑點。
版權聲明: 1.依據(jù)《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lián)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jù)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