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rBmOIWM_3HAaTYdg_L_Hzg
★ 一株海南坡鹿源化膿隱秘桿菌的分離鑒定及生物學特性分析
薩家祺,曾繁文,翟俊瓊,黃 康,陳絢姣,王國蒨,陳興永*,張馬龍*
(廣州動物園,廣州市野生動物研究中心,廣州,510075)
論文摘要
為確定廣東省某動物園1只患病海南坡鹿(Rucervus eldii hainanus)的致病菌并探究其主要生物學特性,采集患病坡鹿膿汁,通過細菌分離純化、形態(tài)學觀察、16S rRNA基因測序分析和生化試驗鑒定對分離株進行種屬鑒定;通過藥敏試驗和毒力基因檢測對分離菌進行生物學特性分析。結果顯示:該菌株菌落形態(tài)呈微弱β溶血、光滑濕潤、乳白色、中間凸起且邊緣整齊;革蘭氏染色呈圓形革蘭氏陽性短桿狀菌。16S rRNA基因測序分析顯示,該菌與10株化膿隱秘桿菌(Trueperella pyogenes)參考菌株同源性在98.81%以上;生化試驗鑒定顯示,分離菌對蔗糖、麥芽糖和葡萄糖等呈陽性,對乳糖、鼠李糖和甘露醇等呈陰性。綜合以上結果確定該分離株為化膿隱秘桿菌。藥敏試驗結果顯示,該菌對青霉素、頭孢曲松、頭孢克肟等抗菌藥物耐藥。毒力基因檢測結果顯示,分離株攜帶Plo-g2、Plo-g1、NanP、NanH、FimA、FimE、FimC 七種毒力基因。研究結果可為野生動物源化膿隱秘桿菌的防治提供參考依據(jù),為化膿隱秘桿菌的進一步研究提供素材。
論文速覽
化膿隱秘桿菌(Trueperella pyogenes,TP)又稱化膿放線菌,屬于放線菌科(Actinomycetaceae)隱秘桿菌屬(Trueperella)成員,是一種兼性厭氧的革蘭氏陽性桿菌。1893年,該菌首次在牛的膿汁中被發(fā)現(xiàn),可引發(fā)肺炎、肝膿腫、乳房炎等化膿性病變,嚴重者會引發(fā)毒血癥或敗血癥導致個體死亡,對動物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目前,該菌在多種動物體內(nèi)被發(fā)現(xiàn),多見于豬、牛、羊等家畜,長期以來對養(yǎng)殖業(yè)健康發(fā)展造成巨大經(jīng)濟損失并威脅人的安全。
海南坡鹿(Rucervus eldii hainanus)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屬于哺乳綱(Mammalia)鯨偶蹄目(Cetartiodactyla)鹿科(Cervidae),是坡鹿的亞種之一,被IUCN評估為瀕危(EN)物種,當前對于海南坡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種群遺傳、行為習性、生境選擇和營養(yǎng)等,對于細菌感染的診治和預防方面的研究報道相對較少。本研究采集海南坡鹿臉頰部膿液,通過細菌分離純化和16S rRNA基因測序,成功分離并鑒定出1株化膿隱秘桿菌,并對其主要的生物學特性進行研究,以期為今后化膿隱秘桿菌在野生動物的防控與治療提供參考依據(jù)。
● 海南坡鹿(曾繁文 攝影)
廣東省某動物園1只患病海南坡鹿,患病前期表現(xiàn)出精神沉郁,食欲廢絕,呼吸急迫,中期發(fā)現(xiàn)臉頰部隆起,麻醉后切開有膿汁流出,經(jīng)過2周藥物治療患病動物有好轉(zhuǎn)。用無菌拭子在無菌操作下采集膿腫處膿汁后用保溫箱低溫送至實驗室。將樣品采取三線法接種到血瓊脂平板之后挑取單菌落經(jīng)革蘭氏染色觀察、16S rRNA基因鑒定、生化試驗鑒定、藥敏試驗分析和毒力基因檢測等分析分離菌的生物學特性。
研究結果顯示分離菌可見微弱β溶血、光滑濕潤、呈乳白色、中間凸起、邊緣整齊的圓形菌落;鏡檢可見無莢膜、無芽孢,單個或聚集存在的兩端鈍圓短桿狀菌體;對分離菌16S rRNA擴增后進行BLAST比對分析顯示化膿隱秘桿菌參考菌株基因序列同源性在98.81%以上;生化鑒定發(fā)現(xiàn)分離菌對蔗糖、麥芽糖、葡萄糖、木糖、果糖呈陽性,對乳糖、鼠李糖、甘露醇、山梨醇、吲哚、接觸酶和硝酸鹽呈陰性;且對多種抗菌藥物顯示產(chǎn)生耐藥性,以及含有Plo-g2、Plo-g1、NanP、NanH、FimA、FimE、FimC七種毒力基因。
● 分離菌的菌落形態(tài)(A)與革蘭氏染色鏡檢結果(B)
● 分離菌16S rRNA PCR擴增產(chǎn)物序列比對結果
● 分離菌生化試驗鑒定結果
● 分離菌耐藥性結果
● 分離菌毒力基因PCR擴增產(chǎn)物電泳結果
目前,化膿隱秘桿菌尚無有效疫苗,主要是通過抗菌藥物治療,但抗菌藥物的濫用使細菌的耐藥性增強,甚至出現(xiàn)多重耐藥性的現(xiàn)象。因此,不能忽視對該菌耐藥性進行跟蹤監(jiān)測,防治過度使用藥物造成多重耐藥株的出現(xiàn)。
病原菌的致病性與所攜帶的致病因子密切相關,但化膿性隱秘桿菌的致病力同時還會受到宿主的內(nèi)在因素、與其他病原菌的協(xié)同作用以及各種毒力因子的差異性表達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在日常的飼養(yǎng)中,需要適當增加維生素、礦物質(zhì)與氨基酸以提高動物的免疫力,同時對環(huán)境需經(jīng)常消毒,降低其他病原菌感染的風險。
綜上,本試驗從海南坡鹿體內(nèi)成功分離到1株化膿隱秘桿菌,并對其主要生物學特性進行了分析,這有助于為野生動物源化膿隱秘桿菌的防治和深入研究提供參考依據(jù)和材料。
● 基金項目:廣州市野生動物研究中心科研專項項目(2024YL007)
● 第一作者簡介:薩家祺(1988—),男,獸醫(yī)師;主要從事野生動物病原檢測與鑒定等工作。E-mail:790816473@qq.com
● *通信作者:陳興永,E-mail:507987842@qq.com;張馬龍,E-mail:Zml37663214@163.com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jù)《服務條款》,本網(wǎng)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wǎng)頁發(fā)布的轉(zhuǎn)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lián)網(wǎng)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wǎng)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wǎng)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wǎng)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wǎng)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jù)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