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洞碗蕨:別名孔雀尾_金絲蕨_光葉碗蕨_萬能解毒蕨,為水龍骨目、碗蕨科、碗蕨屬、蕨類系列植物,原產于亞洲東部,中國(長江中下游以北)、日本、朝鮮及西伯利亞東部。野生于海拔600-900m的山地林下,林緣荒地,溪邊石縫或亂石堆中。1910年命名。全草可入藥,味辛、性涼,歸肺、肝經。有祛風,清熱解表之功效。主治感冒頭痛,風濕痹痛,筋骨勞傷疼痛、瘡癰腫毒。
株形整齊、葉細裂、碧綠,囊群蓋形如煙斗狀,生于葉緣,美麗奇特,適宜室內盆栽觀賞,還可作插花的襯葉。與細毛碗蕨形態(tài)相近,不同之處在于其葉質地較薄,全株無毛,葉柄為紅棕色而有光澤,孢子有疣狀突起。
溪洞碗蕨植物特征
根狀莖細長,橫走,黑色,疏被棕色節(jié)狀長毛。葉二列疏生或近生。柄基部栗黑色,被與根狀莖同樣的長毛,向上為紅棕色,或淡禾桿色,無毛,光滑,有光澤。葉片長圓披針形,先端漸尖或尾頭,2-3回羽狀深裂。羽片12-14對,卵狀闊披針形或披針形,先端漸尖或尾頭,羽柄互生,斜向上。中脈不顯,側脈桿胭明顯,弱狀分叉。葉薄草質,干后淡緣或草緣色,通體光滑無毛。葉軸上面有溝,下面圓形,禾桿色。
溪洞碗蕨種植方法
喜蔭濕,怕熱怕干燥,耐寒能力較強。在南方多生長在黃壤或山地黃壤上,這兩種土壤有機質的含量都很低,引種可以選擇林下腐葉上栽培。要注意大氣濕度及土壤水分這兩個因子,大氣濕度在70-80%的范圍較好,盆土要經常處于濕潤狀態(tài)。夏季要防止熱害,因為氣溫高,植株易失水,可用水噴葉,保持濕潤而又蔭蔽的生活環(huán)境。
溪洞碗蕨繁殖方式
孢子囊群圓形,生末回羽片的腋中。囊群蓋半盅形,淡緣色,口邊多少為囓蝕狀,無毛。將孢子囊初見破裂的成熟孢子葉收集于信封中,待孢子自然脫落后接種。培養(yǎng)溫度為25-27℃,光照時間14h/d,光照強度1200±100勒克斯。加入2%蔗糖、0.7%瓊脂,調節(jié)pH值至5.8。取少量孢子接種于濾紙上,加入100毫克/升赤霉素溶液培養(yǎng),以潤濕濾紙并讓孢子均勻散布于濾紙上,置于培養(yǎng)室中進行培養(yǎng)。
溪洞碗蕨開花形態(tài)
不會開花。
原文鏈接:https://sbike.cn/l/xidongwanjue/
版權聲明: 1.依據(jù)《服務條款》,本網(wǎng)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wǎng)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lián)網(wǎng)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wǎng)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wǎng)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wǎng)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wǎng)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jù)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