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蕊薯蕷:別名黃姜_萆薢_蛇頭草_白山藥_黃山藥_飯沙子_川萆薢_粉背薯蕷,為薯蕷目、薯蕷科、薯蕷屬、薯蕷系列農作物,原產于亞洲中國(四川、貴州、陜西、廣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河南、福建、臺灣等?。?、印度、緬甸。野生于海拔1500-3200m的河谷、山坡和溝谷的次生櫟樹林和灌叢中。1892年命名。根莖含甾體皂苷元,其中包括兩種皂甙元,以薯蕷皂苷元為主,同時含少量約茂皂甙元,這二種皂苷元的化學結構僅在側鏈上有差異,這樣的混合皂苷元可以不經分離而直接作為合成甾體激素的原料。
纏繞草質藤本,我國較為常見的中草藥植物,民間常用根莖治風濕性關節(jié)炎,腰腿酸痛,泌尿系感染、乳糜尿、白帶、毒蛇咬傷。人工栽培應選背風向陽、土層深厚、疏松肥沃、透水性強、保水排水條件好,地勢稍高的地段種植。
叉蕊薯蕷作物特征
根狀莖橫生,竹節(jié)狀,長短不一,直徑約2cm,表面著生細長彎曲的須根,斷面黃色。莖左旋,長圓柱形,無毛,有時密生黃色短毛。單葉互生,三角狀心形或卵狀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心形、寬心形或有時近截形,邊緣波狀或近全緣,干后黑色,有時背面灰褐色有白色刺毛,沿葉脈較密。
叉蕊薯蕷種植方法
喜光,在土層深厚、疏松肥沃、透水性強、保水排水條件較好,土壤肥力和有機質含量高的砂質壤土為宜,土壤pH呈中性至微酸性。應根據土壤墑情適時灌水,忌土壤積水,造成根系腐爛,或莖葉枯黃凋萎。一般15天左右灌水1次,始終保持床面潤而不濕。
叉蕊薯蕷繁殖方式
種子于每年9-10月分批采收,選顏色鮮艷、健康無病蟲害的果實,攤放于陰涼通風處晾曬1周后,再行暴曬。待蒴果開裂后,輕輕翻動,讓種子自然脫落。除去癟粒、膜翅及其它雜質,保留優(yōu)質種子。最后密封干藏,放于陰涼處備用。用手觸摸蒴果的基部,如有突出感,則是優(yōu)質種子。種子自然萌發(fā)率低,出苗緩慢且不整齊。播前1周澆足水,條播或撒播。覆土2cm后用木板鎮(zhèn)壓,床面蓋稻草或搭遮陽網。播后澆透水并保持床面濕潤。15-30天后種子發(fā)芽。
叉蕊薯蕷開花形態(tài)
花期5-8月,果期6-10月?;▎涡裕菩郛愔?。雄花序單生或2-3個簇生于葉腋。雄花無梗,在花序基部由2-3朵簇生,至頂部常單生。苞片卵狀披針形,頂端漸尖,小苞片卵形。花被碟形,頂端6裂,裂片新鮮時黃色。雄蕊3枚,著生于花被管上,花絲較短,花藥卵圓形。雌花序穗狀。子房長圓柱形,柱頭3裂。蒴果三棱形,頂端稍寬,基部稍狹,表面栗褐色,富有光澤,成熟后反曲下垂。種子2枚,著生于中軸中部,成熟時四周有薄膜狀翅。
原文鏈接:https://sbike.cn/z/charuishuyu/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