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藍:別名藍靛_馬藍_南板藍根,為唇形目、爵床科、馬藍屬、唇形系列農作物,原產于亞洲東南部,中國(西藏、四川、湖南、云南、貴州、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海南、香港、臺灣)、孟加拉、印度、緬甸。野生于海拔600-2100m的林下陰濕地。1891年命名。根、葉入藥,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效,可預防流腦、流感,治中暑、腮腺炎、腫毒、毒蛇咬傷、菌痢、急性腸炎、咽喉炎、口腔炎、扁桃體炎、肝炎、丹毒。
挖出的根及莖,去凈沙土、雜質,曬干,即為大名鼎鼎的中藥材“南板藍根”,是我國傳統(tǒng)的中藥材,很多小病的萬能良藥。此外,其葉含藍靛染料,在合成染料發(fā)明以前,我國中部、南部和西南部都將其作為藍色染料。
板藍作物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稍木質化,株高約1m。一次性結實,莖直立或基部外傾。通常成對分枝,幼嫩部分和花序均被銹色、鱗片狀毛。葉柔軟,紙質,橢圓形或卵形,頂端短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稍粗的鋸齒,兩面無毛,干時黑色。側脈每邊約8條,兩面均凸起。
板藍種植方法
喜半陰,適溫15-30℃,低于2℃地上莖葉凍枯。春、秋兩季植物生長旺盛,夏季是營養(yǎng)生長期。砂質壤土和壤土均適宜板藍生長,土壤以弱酸性及中性為好。選擇不漬水、不淹水的沙質地,具有較好保水、保肥能力、排水條件良好的地塊最理想。多年收獲作物,可連續(xù)生長收獲3年,收獲葉、莖,第4年應挖根進行換栽新種,否則植株生長發(fā)育衰退,葉、根的產量下降。
板藍繁殖方式
清明節(jié)前后播種,先浸種2-4h,輕輕攪動,除去雜質、種皮、秕子。浸泡后陰干即可播種??蓷l播和穴播。條播在準備好的平畦上按行距30cm劃淺溝深2cm,將種子和細土均勻拌在一起填滿淺溝至高出地面1-2cm,最后澆清水至土壤濕潤。穴播在平畦上按株行距15×30cm挖穴,將細土和種子拌均勻,回填至高出地面1-2cm,最后澆清水至土壤濕潤。播種后整個發(fā)芽期間,每天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一般7-10天出苗。
板藍開花形態(tài)
花期11月。穗狀花序直立,苞片對生。蒴果無毛,種子卵形。
原文鏈接:https://sbike.cn/z/banlan/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lián)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