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叉尾海燕 (英文名:Matsudaira's Storm Petrel,學名:Hydrobates matsudairae),是鹱形目海燕科暴風海燕屬的鳥類。僅在日本南部的火山群島繁殖,冬季遷徙至印度洋。其命名紀念了日本鳥類學家Yorikatsu Matsudaira。擁有黑色的翼尖和明顯的白色主羽基部,尾部長且深叉,喙長且頂端有鉤。外形特征 ▽日本叉尾海燕體長24-25厘米,體重約62克,翼展46-56厘米。全身呈深褐色,頭部、身體和大部分翅膀覆羽為深煤灰色,尾羽和飛羽尤其黑。翅膀長而寬,尾部深叉,頭部、身體和翅膀覆羽呈現(xiàn)暗色,翅膀基部的主羽有明顯白色,形成獨特的上翼標志。眼睛為深棕色,喙和腳為黑色。雌雄相似,但雌鳥平均比雄鳥翅膀稍長。鳴叫特征 ▽關于其聲音和鳴叫行為的數(shù)據(jù)目前尚無記錄。區(qū)別辨識 ▽與其他暗色海燕相比,日本叉尾海燕的主羽基部有顯著的白色,尾部深叉,翅膀看似遠置在身體前方,給人一種無頸的感覺。與黑叉尾海燕相比,體型較大,飛行風格更顯笨拙;與褐翅叉尾海燕相比,缺乏主羽基部的白色,通常對比度較低的腕斑。生活習性 ▽通常單獨或成對出現(xiàn),飛行時低空振翅,偶爾短時間滑翔,有時傾斜或翻滾。在覓食時,會在空中停留振翅或雙腳觸水。常見于跟隨船只。主要棲息在遠離海岸的海域,常出現(xiàn)在大陸架水域上,偏好溫暖水域,但在局部上升流和匯合帶附近也能發(fā)現(xiàn)它們。生長繁殖 ▽一月抵達繁殖地,三月中旬至四月底產卵,雛鳥從六月初至中旬離巢。以群居形式繁殖,筑巢于洞穴中。雛鳥大多在六月離巢。地理分布 ▽
版權聲明: 1.依據(jù)《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lián)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jù)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