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棕蝠:別名蹁蝠_小夜蝠_放棕蝠_鹽老鼠_歐洲棕蝠,為翼手目、蝙蝠科、棕蝠屬哺乳動物,原產于歐洲大部分地區(qū),及亞洲西部、東部。我國除東北外,還見于內蒙、山東、河北、陜西、甘肅等地。夏季棲息在房含棚頂、闊樓、夾壁墻等隱蔽場所,也棲息于巖隙之中。1774年命名,共5個亞種。有記憶能力,當飛出進入洞時,不發(fā)出聲音,當飛出后立即用網把洞門塞上,當飛回后,不發(fā)出聲音,他們只記洞口是無阻,高速度飛回進入網中。
飛行時,嘴鼻1秒發(fā)出50組超聲脈沖,并準確接收同數(shù)目回聲,迅速判明物體距離和大小,能同時探測幾個目標。凡是發(fā)音C調以下的昆蟲,都能避免被它捕捉。蚊蟲發(fā)音D調至F調,與G調相當,則容易被捕捉。1分鐘可捕十幾只昆蟲。
大棕蝠形態(tài)特征
體長4-8cm,前臂長5-6cm。體型中等大小,吻鼻端局部裸出。具稀疏短毛,吻兩側凸起。耳較長,基部較寬呈三角形,耳先端廣圓。耳屏舌狀,較長,先端向前傾,第3指具3個指節(jié),自第3至第5指長度遞減。尾尖露出尾間膜約4-5mm。體背面毛茶棕色,毛基色較濃,毛端黃棕色。腹面淡褐色,后腹及其兩側毛色染黃。翼膜淡褐色。
大棕蝠生活習性
不同種間能群息同一個場所,通常由幾十只到幾百只組成群體,匍匐于房頂過木、房梁夾縫中,或倒掛在梁上。對光照極度敏感,反應僅次于水鼠耳蝠,處在黑暗期依太陽或季節(jié)不同,而不同控制其體內生理生化和機能。大棕蝠這種依照太陽或季節(jié)控制動物生理化習性和機能,明顯地隨著日光照射時數(shù)減少而繁殖,故叫短日類動物。
大棕蝠飼養(yǎng)方法
隱蔽所除要求黑暗,適宜的溫度以外,對安靜等其它條件要求也較嚴格。日落的黃昏或天明前后,夜色蒼茫時飛出覓食,主要以大型的鞘翅目昆蟲為食,也食雙翅目昆蟲。飛出棲息地后,忽上忽下,急劇地變動飛行方向,形成游戈式飛形,似乎雜亂無章飛行,其實是在追逐昆蟲。在空中施展全身技巧,有時能急轉360度。
大棕蝠雌雄分辨
雄性陰莖作頂部彎曲。
大棕蝠繁殖方式
6月初產仔,每窩產1-2仔。2個月后達成體大小。秋天短日照時交配后,卵子不立刻受精,精細胞保存在雌體輸卵管內到翌年春天,當食物(昆蟲)出現(xiàn)時,才進行受精開始卵裂,胚胎發(fā)育。幼崽產后會爬,而不睜眼,不能飛,靠吸吮乳汁生活。
原文鏈接:https://sbike.cn/b/dazongfu/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lián)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